joy 發表於 2023-9-13 08:56:55

為什麼「外勞」不行

為什麼「外勞」不行「外籍勞工」可以?改稱為「移工」就比較尊重嗎?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我們對於「外勞」的印象遠遠比「外籍勞工」要深得多,而以外勞為主角的新聞,多半都是社會事件,這種情況又讓「外勞」這個詞彙的劣化程度雪上加霜。要根除偏見與歧視,是不切實際甚至違反人性的,那麼在改變稱呼之餘,我們能如何改變人們對這個詞彙的印象呢?我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會有一群人致力於摒棄「外勞」且呼籲改為「移工」了。但即使能理解,我卻不認為將「外勞」改稱為「移工」,會為這群勞工帶來什麼顯著的改變。我始終覺得「外勞」不過是「外籍」與「勞工」兩個中性詞彙的組成,不具備任何貶義,因此本文我仍然會以「外勞」稱之事實上,我就算再怎麼覺得「外勞」是個中性詞彙,但它在國人心中,還真的具備相當程度的貶義,包含我自己在內。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和前一段所說的互相矛盾,沒錯,我不否認。在單純的「文本」上,也就是指「外勞」或「外籍勞工」這個純粹表面上的詞彙而言,我認為它是中性而不具貶義的;但在社會與文化的濡染下,在我心裡對於「外勞」(這裡我只針對「外勞」而不包含「外籍勞工」,這待會再說明)的偏見至深。比如:外勞就是專指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勞工,不包含來自其他區域的移入勞工、外勞就是擁有自己的小團體、外勞就是會使用有點難聞的濃厚香水、外勞來台灣賺夠了就會逃跑……等難以根除的偏見,甚至幾近於歧視。相信這些範例,很多人心有戚戚,但平常卻不會表現出來。因為我們內心的自律與自制,不會允許自己將這些偏見或歧視表露出來,成為傷害他人的工具,但這些惡的種子,都根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,只是被抑制。為何對於「外勞」有這麼嚴重的偏見與歧視,對於「外籍勞工」四個字反而不會有過多的感受?我認為其中一項原因是,在諸如新聞媒體或網路資訊等我們所能大量接觸資訊的管道裡,對這群外籍勞工的稱謂一律是「外勞」,比如社會新聞中常見的「逃逸外勞」(官方稱為「失聯移工」),絕不會出現「逃逸的外籍勞工」。因此,我們對於「外勞」的印象遠遠比「外籍勞工」要深得多,而以外勞為主角的新聞,多半都是社會事件,沒看過幾件溫馨感人的,這種情況又讓「外勞」這個詞彙的劣化程度雪上加霜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為什麼「外勞」不行